素质教育已经飘荡在空气中几十年了我们的儿童只是消费儿童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2021-05-31 10:13:24  阅读:96163+ 来源:秦朔朋友圈
素质教育已经飘荡在空气中几十年了我们的儿童只是消费儿童

  素质教育已经飘荡在空气中几十年了,提高儿童素质已经是全社会的共识,但大家对于素质的理解,最后都幻化成了一个个培训班。我们的儿童只是“消费儿童”。那些强调纪律、勤奋、自我约束的,应试教育里成长起来的适应工业社会需要的我们这一代“道德儿童”,是“消费儿童”的父母。“消费儿童”们创造了一波波互联网社会的繁荣。

  原标题:All in儿童?青年却躺平?

  2020年,出生人口为1200万人,据说是60年来新低。此前十年,一直在1500万左右徘徊。

  为什么人们不想生了?有人说是房价太贵,教育军备竞赛等等,是钱和教育这些大山压得人们喘不过气,其实我觉得并不完全是。

  大山深处,有别的深意。

  我前一段一直在看一本书叫《喂养中国的小皇帝》,是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景军写的。里面提到一组数据,我看了觉得挺有意思的,分享给大家:

  根据1995年的数据,大部分的中国城市夫妻将他们总收入的40%~50%花在孩子身上;

  也是在这一年,中国城市儿童从他们的父母或祖父母那里收到了大约50亿美元的零花钱和压岁钱。这个数字,相当于蒙古当年的GDP。

  一项1995年的调查也显示,1496户北京城市家庭中,孩子决定了将近70%的家庭消费,而美国只占40%。

  一个事实是:改革开放之后,投资儿童已经是中国人几十年的习惯了。上世纪90年代就差不多这样了。

  孩子是“碎炒机”和“吞金兽”这件事,从来没有改变过。

  投资儿童,几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全过程。

  正如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陶艳兰在《培育理想儿童:变迁社会中育儿知识的建构(1980-2014)》里提到的:改革时代的父母不断加大对儿童投资的现象,证明儿童依然是中国追寻现代性过程中各种欲望的投射点。

  不过,最近舆论上也突然冒出了很多年轻人“躺平”现象,称他们不愿再为物质生活奋斗,还将其上升为“躺平主义”“躺平学”,企图对抗内卷和所谓“剥削”,认为“躺平即是正义”。日本的低欲望社会已经持续了好些年头了,韩国也流行“三抛族”,即抛弃恋爱、结婚、生子等等,还有“五抛族”“七抛族”,连同住房、人际关系、梦想和希望等等全部抛弃。

  我个人认为,这是一股风,总是会在一群人身上刮得猛烈,而其他人可能都感受不到。这个社会是越来越多元了。正如有个作者所言,现在的家长“鸡娃”依然这么猛烈,年轻人决定要躺平的谁也阻止不了,那么“鸡娃鸡自己”到底有没有意义?

  我想,一切都是选择吧。时代发展到一定阶段,有人欲望太多太盛,到了顶峰,自然也有人对抗性无欲望或自然无欲望。感性人,就参考夏尔·波德莱尔说过的:“趁我们头脑发热,我们要不顾一切”。理性人,就不断权衡利弊,独立判断吧。

  了解社会的思潮、概念等等的变迁,其实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。

  比如了解“密集母职”,你就知道为何有一段时间,关于“母亲的素质,决定下一代人的未来”“国家强靠下一代,下一代强靠母亲”等等观点会特别流行。

  其实,你知道吗?这是上世纪80年代就有的观点。

  美国社会自1980年代以来,出现了一种明确的“密集母职”类的意识形态,这种观点认为,母亲是儿童的主要且最佳的照顾者;其育儿方式包括信赖专家之道、高度情感投入、劳动密集及花费高昂。

  熟悉的配方,老味道。我们的育儿焦虑,其实并不是现在才有的,都流淌在社会文化血液许久许久了。

  到现在,这种观点,经历了三四十年,已经发挥到了极致,太可怕了。“好妈妈”,意味着要承担起对幼儿的照顾,而且必须成为符合现代性标准的全知全能的教育妈妈。

  所以,“纽约上东区妈妈”“海淀妈妈”和“顺义妈妈”,就势崛起。

  妈妈成了“上帝”,从生育功能,真正变成了创造功能。孩子的一切似乎都是妈妈给的。如果给的不好,就是妈妈的错。这能不令人焦虑吗?

  于是,全世界的妈妈都在焦虑,仿佛这是一场女人之间的真正的战争。这个视角是多么的宏大和猛烈。

  全职妈妈和工作妈妈之间也在竞争,谁能更好地投资儿童,谁有更好的效率和回报?谁对社会更有价值百科?

  妈呀,都是问题!

  于是,女人们经常表现出对自己作为母亲的自我意识不足的内疚感。

  苏珊·道格拉斯、梅雷迪恩·迈克尔斯在《母亲的迷思:母职的理想化及其对女性的伤害》里写道:“媒体上那些名人母亲,被塑造得接近完美,让人永远无法企及,让人产生内疚感。”

  但是,内疚感驱动的社会发展,真的会好吗?我很怀疑!

  这个时代,无疑需要竞争性育儿!竞争氛围中,共享了育儿焦虑!

  女人容易为了孩子丢失自己。如果要保全自己,必须付出很多社会成本。

  什么是自我意识(self-consciousness)?它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的各种身心状态的认识、体验和愿望。

  北欧的一些社会学家、心理学家认为,现代女性由于受到的教育程度越来越高,自我意识本来就很强烈,当她们有了孩子之后产生的母亲意识通常就会跟自我意识进行斗争。内心矛盾、焦虑、不安是常态。

  最近那个成都四十九中学跳楼孩子的悲剧,让人觉得毛骨悚然,孩子在现代社会的压力下,能健康、自信地活着,已经很不容易了。一个好妈妈和好老师,可能最好的标准是知道孩子究竟在想什么要什么,又能适度引导。而并不是,用所有物质和精神,堆砌一个所谓完美的孩子!

  在前资本主义社会,育儿就是传统女人的事业,到了现代社会,虽然育儿的边界和意义都在扩大,形成了产业化、社会化和国家化的趋势,使得这份传统家庭职责变成了社会职责,然而,为之奋斗、焦虑、患得患失的还主要是女人。

  所以,这大概就是女人不想生的很重要的原因。女人不愿意了!所以,这个社会,一定要好好对女人!男人也请好好对待女人!

  在互联网时代,所有人的情绪交织在一起,家庭内部的事情变成了公共话题,大家相互学习、借鉴、比拼的东西越来越多,而随着人口问题越来越成为城市的中心话题和公共政策的核心领域,育儿越来越具有公共性。

  还有一个概念是“新母亲主义”,它坚持女性有选择的权利,可以自主掌握自己的命运,可以选择呆在家里照顾孩子,也可以选择外出工作。

  就如梅琳达·盖茨在自传《女性的时刻》里写的:

  “如果女性能自主决定生育与否、何时生育,结婚与否,何时结婚,跟谁结婚,如果女性能享有医疗保障,只承担合理的无偿劳动;如果我们能得到梦寐以求的教育机会,能按自己的意愿支配金钱,能在工作中得到尊重,能拥有与男性同等的权利;如果其他人,无论男女,愿意帮助我们提升领导力,走上更高的岗位,那么女性就能实现发展,并带动我们的家庭与社区共同繁荣。”

  中国女人在这世上是最爱工作的。十年前,城镇25~34岁有6岁以下孩子的母亲的就业率就为73%。中国女人也是觉醒很早的,前段时间,上海的未婚妈妈张萌结束了她漫长的生育保险金之战,一战就是4年。中国女人的自我发展意识的超前程度是不可想象的。

  还有一个概念是“科学育儿奴隶”。人们的育儿知识也是不断加强的,随着时代演变的。知识更新迭代需要很多时间精力去把握。育儿被置入风险社会、不确定型社会、个体化社会、消费社会、脑科学时代等等。比如脑科学,人们现在知道,5岁之前,95%的大脑已经长好了。学前教育有了极强的科学依据,全球性的育儿知识似乎都唾手可得,有无数的内容需要学习更新。这让女人们面临的是真正的知识海洋,即便花光所有时间和精力,还是有人做的会比你好。而你放弃,你会内疚。

  再辣妈,再有自我意识,在育儿上还是奴隶,必须当牛做马,因为你要把孩子带到世界上来的,没有跟孩子商量,所以,你必须负责。而当你的人生出现波折和意外时,孩子就是最直接的受害者。所以,一旦生了,人生就改变了。这对于自我意识强烈的女人们来说,这是个人生中必须视为最慎重的决定。

  而家长主义是什么呢?

  父爱主义(paternalism)又称家长主义,它来自拉丁语pater,意思是指像父亲那样行为,或对待他人像家长对待孩子一样。当然,这里是指具有责任心和爱心的父亲或家长。

  它是匈牙利经济学家亚诺什·科尔内提出的理论。

  父亲们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育儿中,加入到母亲的阵营中。科学地、集中精力地育儿,其实是反人性、反自然的。父母亲的力量的结合,是现在育儿竞争中的“大杀器”,可能是“All in 儿童”。

  但“Allin 儿童”,投资在儿童身上,其实也是一首幻想曲。

  工业社会需要工人有规则意识、严谨、有效率,所以应试吧!努力培养将来会工作的人!新技能适应新社会!

  接着消费社会来了,强调纪律、效率,逐渐被宽容、建议和劝告的方式所替代。人们追求带着镣铐起舞的自由。努力工作,努力娱乐,耗尽所有的精力和时间,追求每一分钟的生产和消费。看起来,这一切都没有错。人生得意须尽欢。

  素质教育已经飘荡在空气中几十年了,提高儿童素质已经是全社会的共识,但大家对于素质的理解,最后都幻化成了一个个培训班。我们的儿童只是“消费儿童”。那些强调纪律、勤奋、自我约束的,应试教育里成长起来的适应工业社会需要的我们这一代“道德儿童”,是“消费儿童”的父母。“消费儿童”们创造了一波波互联网社会的繁荣。

  在新自由主义强调竞争和市场的背景下,人们重视对子女教育和人力资本投资。我们都是“经济人”假设下的人,但还有切切实实的生活感受无法套入任何理论和学科。

  所以,年轻人最后躺不躺平,其实家长们说了不算。我们投资儿童的最好结果,只是产生社会需要的人,还有最差结果是,完全事与愿违。

  不要用力过猛,也不要散淡无为,人生总是要追求点什么的,最好不要被别人影响也别影响别人,坦坦荡荡地活着。

  在这个变动不居的世界里,以前是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,现在五条人用海丰话唱着,“十年水流东,十年水流西”“今日啊全球化啊,明日啊自己过”。

  也许世间瞬间改变,完全斗转星移,时限正在不断缩短,从三十年到十年,或者更短,在育儿界,十年肯定巨变。但有些东西,可能不会变的,那就是,我们还有心,我们一定要有颗感知真正好东西的心。

  1980年,中国第一个家庭教育研究会即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成立。随后新中国第一份家庭教育刊物《父母必读》创刊。

  《父母必读》在1996年登载了一篇文章叫《培养快乐孩子的秘诀》,是澳大利亚儿童心理学家比道夫写的,我觉得,今天看来仍然有意义,收拾好自己的情绪和状态,始终以平和、理性以及充满爱意的形象出现在孩子面前。有心、童心、耐心、用心,这些最简单的法则,可以温暖人心。

  人与人之间,最好的情况,都是凭良心。投资儿童,不如有心爱儿童。这个社会终究需要真正暖起来,才能让青年人不躺,站起来!

责任编辑:蒋晓桐

原标题:素质教育已经飘荡在空气中几十年了我们的儿童只是消费儿童

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如若转载,请联系我们!

本网站转载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。请读者仅作参考,投资有风险,入市须谨慎!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