杂牌混战老年代步车市场 同款价差2倍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2017-09-07 17:24:08  阅读:6434+ 来源:新浪财经 作者:姜培琳

  原标题:杂牌混战老年代步车市场

  本报12月12日关于老年代步车傍大牌现象引发外界,老年代步车市场品牌乱象不止于此。北京商报记者连日调查发现,老年代步车市场品牌繁杂,上百个老年代步车品牌混战于市场,产品价格参差不齐,从5000-4万元不等,市场基本无定价标准,消费者眼花缭乱。

  杂牌混战

  刚刚购买了一辆老年代步车的方先生日前向北京商报记者反映,自己购买老年代步车时发现,市场上有几款代步车外形设计几乎相同,只是粘贴的品牌不同,以跃鹏、华鑫、艾美达三个品牌的一款老年代步车为例,三款产品的外形、颜色、内部装饰设计完全相同。方先生认为,这三款产品或出自同一生产企业,只是粘贴了不同品牌。

  老年代步车超低的竞争门槛引来众多玩家入场。据北京商报记者调查了解,常见的老年代步车品牌达百余个,线上销售的产品也有几十个。北京市场在售的品牌包括飞马、润家、酷派、美雅、艾美达等,产地均为山东省或河北省,产品设计大同小异。

  有业内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,由于缺乏相应法规规范,包括大小、时速、类型等老年代步车生产设计标准均未定性。黑作坊手工生产等现象依旧普遍,同时,市场也有部分车企转型生产低速电动车,以时风品牌为例,该企业最初主要生产农用车,持有特种车生产资质,现在转战低速电动车领域,有一定的生产经验,产品质量有所保证。但是持有特种车生产资质的企业,只能生产在特定区域内使用的电动车,如高尔夫球车、公园内观光车等。另有企业“打擦边球”生产低速电动车,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,山东唐骏主要生产微卡、小卡、金钢工程车等产品,现在该公司也开始生产低速电动车。

  同款价差2倍

  上百个品牌混战市场,引发老年代步车的售价从5000-4万元不等。由于相关的产品价格等信息都没有规范,要了解老年代步车情况,全靠销售人员介绍,消费者很难鉴别车的质量。

  在北京一家知名品牌电动车专卖店中,北京商报记者询问店员是否有价格表时,店员表示没有价格表,为此,上述方先生也表示,没有明码标价,消费者购买时心里没底。

  在专卖店中,北京商报记者发现一款名为“英鹤新能源车”的老年代步车售价为1.35万元,另外一款名为“润家”的老年代步车售价为8800元,该店员表示,这两款车的配置基本一样,只是售价不同。

  一位不愿具名的老年代步车生产企业负责人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,老年代步车的成本包括两方面,一方面是本身结构与配件的成本,另一方面为电池成本。电池的性能决定了老年代步车的续航能力,因此产品的价差很多时候是体现在电池的差异上。

  方先生表示,就个人了解的情况来看,老年代步车最大的差别在于电池优劣,好的电池品牌和小厂的电池品牌价格上会差很多,曾有不少消费者因出高价买到差电池配置的老年代步车而叫苦不迭。

  中国老年电动代步车行业协会会长张滌华表示,由于很多所谓的老年代步车仅仅是电动三轮或四轮车扣上了棚子,成本并不高。在销售过程中,各品牌定价没有统一的标准,价格差距也就体现出来了。

  另有老年代步车销售人员告诉北京商报记者,老年代步车价差体现在车辆材料、装饰、轮胎等方面,售价高的老年代步车所用的配件比价格稍低的要好,因此售价也会相对来说更高。该店员补充称,目前售价2万元左右的产品销售量最佳,花4-5万元买老年代步车不值。

  监管缺失

  老年代步车的迅速发展,引发了外界对该车“身份”的讨论,北京商报记者发现,该车型一直未获得国家层面的认可,国家也没有出台相关规定来界定何为老年代步车。同样,针对老年代步车的定价标准也一直没出台。

  去年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表示,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条件的相关法规已基本制定完毕,低速电动汽车不在“新能源”之列,属于“迟早将被淘汰的违法产品”。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更是形象地称此类非法生产、非法销售、非法上路的产品为“三非产品”。

  正是这种“三非产品”,在没有相关规范的约束下,变得更加肆无忌惮。方先生告诉北京商报记者,这种老年代步车有的标价9000元,如果讲价的话能够把价格再压低5%左右。另外,专卖店不提供发票,如果需要发票,就要补交税款,补税大约是总价的5%左右。大多数消费者在购买时为了节省补税的钱而不要发票,没有发票的结果就是专卖店不用向国家交税。

  由于没有明确的“身份”,老年代步车不能上路、不能挂牌、不能买保险,但是一些厂家却打着“擦边球”,以不用挂牌、不用考驾照的名头来吸引消费者,消费者购买时也是看中了这一点,因而随意喊价也是钻了没有相关规定的空子。

  北京商报记者联系到的北京工商系统人士称,由于工商部门对营业执照的审批登记有严格标准,但是老年代步车没有相关的标准来界定,所以不在国家标准内,只能在经营范围中,由工商局审核后增加经营项。在监管方面,由于相关法规缺失,工商部门也就没有处罚依据,只能对销售的店家进行劝阻,停止销售,没有更好的办法。

  北京商报记者 孙麒翔 王子扬/文 CFP/图

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如若转载,请联系我们!

本网站转载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。请读者仅作参考,投资有风险,入市须谨慎!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