龟类价格详情五年涨10倍:一只金钱龟叫价30万元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2017-09-06 05:04:54  阅读:6359+ 来源:新浪财经 作者:廖碧儿

  2013年一只金钱龟的公龟叫价30万元,黑颈龟的母龟高达16万元/斤

  羊城晚报记者樊美玲(发自中山)

  五年龟价普升10倍

  十年前,因为四岁的女儿吵着要看龟,魏建全买了两只巴西龟养着玩。十年后,魏建全经营了一个龟类养殖场,其中有一千多只石金钱,数百只安南龟,魏建全同时担任中山市龟鳖协会副会长、中山市安南龟合作社社长。

  “发展速度快得让人无法想象。”谈到近几年中山龟类养殖业的发展,魏建全感叹道。他介绍,中山市龟类养殖业发展从2009年开始火起来,最先是从广东茂名传来,当时中山的养殖户大约有500户,到2013年的时候,这个数字已经变成了1.2万户。目前,中山市龟类养殖遍布全市24个镇街,龟类数量超过2000万只,产量1万吨,产值20亿元,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之中的龟鳖产业园多达5个。

  十年前,魏建全委托养龟师傅帮忙卖龟却被委婉拒绝,如今,他的朋友、同为中山养殖户的林忠却不好意思说自己赚了多少钱:“保守估计,今年中山整个行业的纯利润有70%。”

  据中山市龟鳖协会最新资料统计,2013年,一只金钱龟的公龟叫价30万元,而黑颈龟的母龟则高达16万元/斤,相对大众化的安南龟和石金钱也卖到了3000元/斤左右的价格。与五年前相比,所有龟类价格都以高于10倍的速度大幅飙升。

  “数量越少的越被认为值钱”,中山市龟鳖协会秘书长吴洪建解释,“黑颈龟在过去是没有人愿意买的,现在却成为与金钱龟齐名的龟类。”黑颈龟在几年前被广大龟友认识并觉得这种全身发黑的龟很特别,最后一度造成黑颈龟价格“一日三涨”的盛况。

  资本涌入循环产业链

  “买龟的是养殖户,卖龟的也是他们。”魏建全介绍,大部分龟苗是每年7月出壳,从龟苗长成种龟的八九年时间里,这些龟都可以进行买卖,而购买、销售龟苗、商品龟甚至种龟的都在同一个养龟圈。

  这样一个看似封闭的产业链,却挡不住资本闻风而动的脚步。“刚开始是一些商人养着好玩,后来赚了一些钱,于是将部分资金投入养龟,甚至有人转型专职养龟。”魏建全介绍,中山市几乎所有从事龟类养殖的都是以前从商转农(商业转型从事农业),这些人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,因此敢于冒险。

  最重要的是,他们舍得出高价买优良的龟苗,也不会吝啬购买昂贵的种龟来收藏或者送礼。

  走不出养殖户的买卖圈,不断发展新的养殖户便成为封闭产业链中扩大需求的策略。“卖给新进来的养殖户啊!”当被问到养的龟如何卖掉赚钱时,魏建全说。为了吸引新的养殖户加入,魏建全想到了“拉投资”的妙计,即只要投资者对他成立的养龟合作社投入一定的资金,投资者每年除了获得与银行同等的利息之外,还获得每年度不低于投资资金一成的分红。“我们的分红是给投资者分龟苗,这样既筹到了资金,又发展了养殖户。”对于魏建全的这种做法,去年刚刚进入养龟业的黄小姐则感叹“点子很好”:“如果我是投资者,分红肯定是想要龟苗哦!”

  合作社成立才几个月,魏建全就拉到了16位投资者,共吸收资金近80万元,如今这些人都已成为新的养殖户。而这只是中山龟类养殖业吸收民间资本的开始,未来,这种投资渠道将从朋友熟人圈扩大到陌生人圈子,并以“口口相传”的方式在民间渗透。

  疯狂产业带来价格虚高

  没有集中的交易市场,自家养龟,然后在自家和卖家交易。这是记者近日走访中山市多家养殖场看到的景象。“顾客都是上家门来购买的”,走进一位养殖户家里,记者看到一个小型的养龟池,里面有百来只石金钱,占据客厅四分之一的面积。

  虽然上门买龟的人不少,但养殖户们普遍舍不得卖龟。新养殖户黄小姐去年购买了600多只石金钱的龟苗之后,今年朋友从她那里买走了500多只,这让她心疼不已。于是今年7月份,她又托朋友购买了700多只石金钱的龟苗,“现在龟苗太难买了,有需求的人太多了”。比龟苗更难买到的是种龟,原因是养殖户们舍不得卖。养龟圈内甚至流传着“要我卖一只种龟,比让我离婚还难”的玩笑话。

  五年前,中山养殖大户吴培坤还会自己熬石金钱的汤来食用,这几年已经不会抱有这类想法了:“舍不得啊,太贵啦!”而其他养殖户更是很少吃掉自己养殖的龟:“遇到品种特别差的或者很难养活的龟,我们才会舍得吃掉。”另一位养殖户吴小姐说。

  据中山市海洋渔业局的最新资料统计,2013年中山市办“水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”的养龟户有300多家,而办“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”的却只有4家。“一个产业疯狂生产后流通缺失是很不正常的”,中山市海洋渔业局资源环境与海域管理科科长麦雄伟说,目前中山市养龟业存在价格虚高现象,就像“楼市泡沫等虚拟经济一样,总有一天会出现需求饱和导致价格惨跌。”事实上,2011年中山市就曾出现过石金钱龟价格最先惨跌,之后其他龟价相继暴跌的连锁反应。炒风调查

  五年前,一只安南龟的价格是80元,五年后,这个数字涨到了8000元。在中山市,一股“养龟热”正在蔓延。2013年,全市养殖户达到1.2万家,龟类数量超过2000万只,产量1万吨,产值20亿元。这样一个只有生产不曾流通的封闭产业链,却不断将资本吸食进来,将龟价越推越高。

  ?编辑: 邬嘉宏

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如若转载,请联系我们!

本网站转载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。请读者仅作参考,投资有风险,入市须谨慎!

推荐阅读